华 夏 品 牌 艺 术 家 网

首页 >> 特别报道 >>政策 >> 专访艺术家徐冰|艺术来源于社会现场,AI和自然人智能不能相互替代!
详细内容

专访艺术家徐冰|艺术来源于社会现场,AI和自然人智能不能相互替代!

2022年9月28日向社会公众正式开放的上图东馆已经成为上海的文化地标之一,其中,上图东馆的阅读广场已经成为广大读者最喜欢的阅读区域之一;而“鸟飞了”装置艺术作品也陪伴着读者在东馆发散思维、丰富想象力、培育创造力。

上图东馆的阅读广场(拍摄于2023年12月17日)

12月17日是周末,记者当天晚上来到阅读广场,现场座无虚席,读者或看书,或学习。装置作品《鸟飞了》寓意从书本飞出文字,作为《鸟飞了》的设计师,艺术家徐冰先生以他独创的“英文方块字”形式书写“鸟”(BIRD),并让其飞离书本,在越飞越高的过程中向楷书、隶书、小篆一路回退,最后追溯到远古的象形文字。

前段时间,艺术家徐冰先生来到上图东馆,和读者一起分享了他的电影作品《蜻蜓之眼》以及新书《世界图像:徐冰〈蜻蜓之眼〉》。

就电影作品当中新的艺术表述方式和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以及个人阅读习惯,徐冰先生近日接受了晨报采访。

Q 新闻晨报·周到:这次回到上图东馆举办活动,看到自己的装置作品《鸟飞了》与阅读空间融为一体,有何感受?

A 徐冰:当代艺术,特别是公共艺术最难解决的一个课题就是如何与观众构成有意义的互动。因为环境是变化的,人的心情也是变化的,而作品本身一般来说是不变的,这就是公共艺术真正的难题。《鸟飞了》这件作品尽可能的融入在阅读大厅的空气中。它半透明的处理一方面使它溶于空气中,另外一方面,它可以敏感地反应室外的天气、光线以及大片树木的自然景观在“鸟群”上的微妙反应。读者围坐在这本大书的周围,在专心读着自己的书,他们头脑中的无限的思维和想象力,被从书中起飞的“鸟群”带向无限的空间于未来之中。

读者围坐在《鸟飞了》作品周围进行阅读(拍摄于2023年12月17日)

Q 新闻晨报·周到:为什么在你看来,《蜻蜓之眼》是一个写作的过程?

A 徐冰:因为这些监控素材的每一帧的画面,就像字典中的一个字,字是被规定好的,素材也是被规定好的,所有的镜头都不是我臆造和拍摄出来的。这个过程就和在纸上摆文字是一样的。

Q 新闻晨报·周到:你提出,新的艺术表述方式,必须从鲜活的社会现场的能量中获取,这是不是《蜻蜓之眼》电影带给我们的思考?

A 徐冰:这个思考不只是《蜻蜓之眼》带来的,我的态度是不要把艺术系统太当回事。因为艺术领域其实是带有陈旧性质的,艺术的新鲜血液和创造力一定是在艺术系统之外,所以你的创造能量来自于你对其他领域的关注和参与。《蜻蜓之眼》其实是延续了我的艺术方法,“艺术来源于社会现场”。《蜻蜓之眼》这个作品的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转换社会现场能量的艺术实践。在工作室的20个监控画面是与实时发生的中国的各地的现场正在发生的普通人的生活,是同步的。那边的现实生活在发生着,这边的艺术创作的手法也在随之丰富着并有所调整。

Q 新闻晨报·周到:你这次推出了“人工智能无限电影(AI-IF)项目”,没有电影人参与,进行这样一种可能性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A 徐冰:其实这件作品还是在通过艺术实践探索和思考人工智能与自然人智能的关系,人工智能有什么?自然人智能有什么?人工智能和自然人智能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Q 新闻晨报·周到:能否分享一下你个人的阅读习惯,最近在读哪方面的书?

A 徐冰:我们这一代人其实并没有建立起一个正常的阅读方式。需要读书的年龄没有书可读,后来又恶补乱读一气,把本来有的思维又给搞乱了。现在的阅读其实只是一种对于阅读爱好和习惯的满足。书有很多,并没有计划,逮着哪本书就读一下,但是阅读后的收获就是对这本书大体的感觉,这本书有意思或没意思,但细节完全记不住。有目的的阅读仅限于由于创作需要时对新科技知识的恶补。


  • 电话直呼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